第四章:大建设_狂野北美1619
天籁小说网 > 狂野北美1619 > 第四章:大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章:大建设

  现在队伍中的开荒队员大多数还是年轻人,根本没吃过多少苦,没办法,委员会在这个时候开始画大饼了。

  宣传现在大家的行为就是在“建设”美洲新大陆,以后大家都是大农场主和大企业家,到时候还可以和欧洲“贸易”一下。

  这极大的调动了穿越众的热情,特别是有着愤青属性的青年,有一些激动的小年轻手上都已经血淋淋的还是咬着牙关砍着树枝,等到砍完树枝,放下斧头的时候,手上的血肉都和斧头柄沾到了一起。

  砍树虽然是用油锯,但是油锯的数量不多,所以树枝这些还是用斧头来剔除,像这样的原始森林,都不是小树,就算是树枝,也非常粗壮,这活计可不轻松。

  抽完烟,正准备起身干活,远处一个大妈拿着一个勺子对着不锈钢盆敲了起来,这是开饭了。

  因为船上的统计物资等工作还没有完成,再加上开荒队的工作也不适合所有人,所以有一些人是留在船上工作的。

  当然了,人数不多。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下船工作了,最累的是像李言这样的青壮男性,进行的是砍树,剔除树枝,还有搬运树干的。

  本来,大家的意思是把这些树干都当柴烧了。

  这时原内河造船厂的一个船舶工程师阻止了,说这是以后大家造船的原材料,可以阴干后用来造船。

  委员会知道,现在穿越众还很脆弱,如果不和外界进行良好的交流。那多半还是混不下去的。

  而要和外界交流,那么船只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第二辛苦的是辅助工作,由一些岁数稍大的男子,这些人大多有农村耕地的经历,他们带领着年轻的女性搬运树枝,或者一些其他工作。

  而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女性则是负责整个开荒团队的伙食饮水等后勤工作。

  就在开荒的第二天,做饭就是在岸上开荒团队开辟出来的区域做了,毕竟船上用电和煤气,太浪费了,而岸上砍树这么多的木材,还有树枝,不能浪费啊。

  就连未成年的小孩都加入了工作,负责一些最轻松的活计,比如给各个开荒队送水,还有做饭的时候负责摘菜等工作。

  当然,周围的警戒也是要保持的。

  另外,还有几个w警队员保护着杨俊几人,然后同时用无人机,还有快艇,进行海陆空的侦查。

  然后绘制一张附近的地图,注明附近的地形,河流,小溪,如果有条件,再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矿产。

  今天的伙食还是很丰盛的,因为有那一艘驳船的原因,所以粮食很充足。要只是众人吃的话,可能吃个三年左右都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如果省着一些,严格实行配给制,就算是五年甚至是六年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食物就算再多,也不可能这么豪横啊,因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食物能够得到补充呢。

  这么做,其实完全是无奈之举,首先就是每天这么辛苦的工作,如果不保证饮食,特别是油水,那么这一个星期下来,人早就垮了。

  现代人,都觉得肥肉不健康,不好吃,但是这几天的活干下来,原本不喜欢吃肥肉的那些人变得比谁都喜欢吃肥肉。

  看到肥片肉,好似看到了亲妈一样。甚至女生现在吃的比男生还厉害,减肥,保持身材,这种想法早就已经抛到了脑后,哪里还有后世的一丝淑女形象。

  另外,船上的冻库里面的肉食也需要处理了,冻库实在太耗电了,这些电要是省下来,到时候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所以综合之下,平时的伙食这么好,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这几天,委员会还发现了这样做的一些好处,那就是让大家对现在的处境没有太过于悲观和绝望。

  在他们看来,形势还是不错的,不然每一顿的伙食不可能这么好。大家虽然辛苦,但是配合上委员会的宣传,认为现在做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现在是殖民美洲,这些精神食粮在,大家的情绪还是很乐观的。

  负责打饭的是马亚林和牛国强两位师傅,两人都是原来长江三号上的厨师。马亚林师傅垂头丧气的,牛国强师傅则是满脸红光。

  这不奇怪,原本穿越之前,马师傅才是那个红光满面的,毕竟马师傅小炒特别厉害,各种菜式都会,厨艺很好。

  在后世这种游轮上肯定受欢迎,工资就高。

  而牛师傅炒小炒的水平虽然还可以,但是不算出色,所以混得自然没有马师傅好。

  可是这穿越以后,攻守易型了,牛师傅原来就是干大食堂的。

  所以,马师傅现在可没之前那么风光了,变成给牛师傅打下手的了。

  这还真是风水轮流转啊,谁能想得到。

  打了一份饭,李言找了一个地方,席地而坐就开始吃了起来。心里盘算着,今晚用g分先兑换一包烟。

  不然这几天都是抽赵小超的烟,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是的,现在物资紧缺,很多的物资都实行了配给,但是每天都有g分,根据做的工作的辛苦程度还有危险程度,来记录g分。

  像李言他们是最辛苦的,每天可以领5个g分,搬运树枝等工作可以领4个g分,牛师傅这样的厨师可以领3个g分,而马师傅这样的帮厨,还有做统计工作和一些轻松伙计的可以领两个g分。

  这也是牛师傅红光满面,但是马师傅却垂头丧气的原因。

  就连小孩子,一天干活也有1个g分,按照劳动强度来算,肯定是多给了,但是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小孩子少,这样也算锻炼和鼓励了。

  g分可以用来兑换物资,比如香烟还有饮料,还有卫生纸等,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权。

  这个办法现在来看还是不错的,很多原本不想加入开荒队伍的都选择加入了,毕竟谁不想当大地*主啊。

  国人对于种地的热情那是任何民族都比不了的。

  就算如此,还是有一些人偷懒,不加入开荒队伍,就算加入了开荒队伍,也是经常摸鱼。

  不过在一个偷懒的家伙没注意,差点被一棵几人才能围住的大树倒下差点砸到,成为穿越后光荣的第一人,偷懒的人就少了很多。

  当然了,有些人是改不了的了,不过对于这些人,就会扣一些g分。

  还有大家对他的印象就臭了,原本的社会,国内这么多人,你对我印象再差又能怎么样。我又不吃你家饭。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空,要是大家对于你的印象都差了,那以后在这个穿越众团体中,肯定就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了。

  毕竟大家都认为,当初我们拼了命的干活,你在那拼了命的偷懒,现在你还想获得比我更好的资源和待遇,做梦去吧。

  接下来又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岸边已经平整出了很大的一块空地,甚至还有了一个简易的码头,船只也在涨潮和疏通河道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水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在岸上的开荒队伍都快崩溃了。

  就算是委员会不断的提高开荒队伍的待遇,还有精神食粮,但是画饼是不行的,这样每天劳累还一点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简直让人崩溃。

  直到后来,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在货船的集装箱里发现了一辆铲车,和两辆挖掘机,这彻底的引爆了舆论。到处都是批评委员会工作的声音,毕竟谁辛辛苦苦干了这么长时间,结果发现有这些大型机械工具,谁心里会痛快啊。

  自然而然的,委员会受到了广大穿越众的冲击,作为给大家的交代,陈伟作为留在船上负责主持统计工作的负责人,自然下台了。

  实则船上的东西这么多,也没有具体的物资清单,又不是有透视眼,谁知道船上还有挖机和铲车。

  陈伟实则是遭受了无妄之灾了,被当做宣泄大家不满的挡箭牌了。

  另外,鉴于有了大型机械的加入,开荒的进度肯定会加快,接下来,就是进入建设时期,建设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

  所以选举一个适合建设的委员会,来对大家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那肯定是符合现在的情况的。

  新的委员会选举结果出炉,其实也就是没有了李言和陈伟,包工头陈诚上位了,毕竟对于建设问题,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的了解了。

  当然了,有一个科班出身的土木工程的大学生,但是那一个大四的学生,实际操作还不如陈诚呢。

  还有一个刚进规划局的小科员,也只会纸上谈兵,只能是参与规划一下接下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一下参考意见。

  另外,于洪也上位了,于洪是穿越前的农民,承包了土地正准备弄一个生态农庄,大干一场,结果就穿越了。

  衣食住行,目前,衣暂时不用操心,就靠着穿越众自身的行李还有几个集装箱内的衣物,那是不用发愁的。

  行,都还没在这站稳脚跟呢,能行到哪里去。

  住的问题有陈诚主持了,那么吃的问题就提上来了,所以于洪这位经验丰富的农民上位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那艘驳船上的很多粮食,种子还有牲畜都是属于他的。

  此次的冲击没有影响到李言,毕竟李言一直带队奋斗在开荒队伍的一线,每天的辛苦都是看得见的,无论是在年轻人还是中年人的心中,这都是一个棒小伙。

  陈伟受到冲击的原因也是没有参与最辛苦的开荒,毕竟大家都在拼命干,你负责统计物资,结果没有早点发现挖机和铲车,尽管陈伟并没有做错。

  如果陈伟也参与了开荒,就算他受到冲击,可能影响也不会这么大吧。

  李言也趁机的退出了委员会,毕竟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建设和规划,对于像他和陈伟一样制定计策,提供意见,搞文的来说,是不太擅长。

  既然如此,何不把位置让给更加适合的人呢?

  至此,委员会还是维持九人的格局。

  李言和陈伟因为能力出众,受到委员会各位领导的看重,还是有着一个顾问的头衔,只不过是那种没有权力,兼职的工作。

  “停停停,好好好,可以了。”李言招呼挖机停下,然后对着众人喊道:“先休息半个小时,喝一下水,别中暑了。”

  据估算,现在已经进入了4月份,天气也越来越热了。

  所以及时补充水分,自然就是重中之重了。

  从现在建设的重点就可以看得出来,首先建设的是小型的水库和水池,船上的矿泉水还有生活用水上个星期就已经告罄了。

  有一个稳定,方便的水源,自然是重中之重。

  第二重要的就是公厕,毕竟这么多人都在岸上工作,不可能大家想上厕所了,就随便找一个地方解决了,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另外,粪便也是重要的肥料,接下来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种植肯定是少不了的。

  为此,仅有的挖机和铲车还有水泥等建材,都是优先投入到这两项工程的建设中的。

  直到水池已经挖好,而在农务委员的强烈提醒下,又调了一辆挖机参与开荒土地,毕竟现在正是春天播种的季节,要是晚了,就会影响收获。

  虽然船上的粮食,短时间,穿越众是足够的,但是那么多的牲畜,他们不可能一点粮食不吃,就吃点野草就行,那膘肯定是掉的嘎嘎快。

  在前几天的会议上,李言和陈伟作为顾问也例行参与了会议。

  面对现实情况,截止到播种时间的结束时间不多了,那么开垦的土地肯定不会太多,毕竟挖机也是要柴油的,无论如何都要留着一点备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种植作物,以及每种作物的种植规模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来农务委员陈诚认为,大多数符合季节的作物都应该种下去。

  但是这明显不符合现实,所以被其他的委员集体否决了。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讨论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大量种植美洲原产的作物,比如土豆,红薯,还有玉米。

  这期间也问了李言和陈伟的想法。

  陈伟认为应该首先把土豆和红薯全都种下去,然后有剩余的土地再考虑其他的作物,毕竟船上的土豆和红薯保存起来困难,而其他的作物种子便于保存一点。

  李言也赞成这个提议,并且还认为细粮如水稻和小麦都暂时先不种植。

  这样可以获取大量的食物,无论接下来是印第安人还是欧洲人,都需要大量的食物。

  对于委员会其他人提出了一直给欧洲人吃这些,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李言则是说明了具体的理由,首先就是小冰河时期的来临,农作物大量减产,并且欧洲三十年战争也已经开始了,战争年代,人命不如狗,到时候想要吃一口饱饭都是奢望。

  来到北美,能吃一口饱饭,恐怕做梦都不敢想吧。

  至于印第安人,那饱一顿饿一顿,渔猎和刀耕火种可能都达不到的水平,有这么多吃的,那就是天堂了。

  就算到了21世纪,很多的欧洲国家还是把土豆当做主食的。

  另外,红薯和土豆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甚至红薯藤也可以制作饲料。

  而穿越众就算一直吃细粮,都够吃好几年,完全不会影响到大家。

  这样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就这样决定了,优先种植红薯和土豆,然后是玉米和大豆。

  玉米可以作为粮食,也可以作为饲料,玉米杆也可以用来喂牛。

  大豆就更是厉害了,穿越众粮食其实不是很缺,但是油可能坚持不了一年,大豆油就是大家所急需的。

  另外,豆腐等各种豆制品能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丰富大家的饮食。

  而且大豆还可以和玉米进行套种,对土壤进行改良,还有互相掩荫的作用。

  说到丰富饮食,各种蔬菜肯定是必不可少,只不过这个面积就小了很多,也就是几大块菜地,另外,在规划的住房区域,还有着一些零零散散的小菜地,让大家下工之后,自己动手种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ianlai.cc。天籁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ianla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