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侍虎(重生) 第40节_以身侍虎(重生)
天籁小说网 > 以身侍虎(重生) > 以身侍虎(重生) 第4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以身侍虎(重生) 第40节

  更何况是九五之尊的陛下。

  “臣…臣…陛下,方才可是王爷亲口说的,他确实教训过臣的儿子…”

  梁帝又是一声冷哼,不拿正眼看叶訇。

  叶訇低声道:“儿臣实在是忍无可忍,从前宋世子每每辱骂儿臣为贱种,儿臣只能生受着。出身不可改,儿臣生来低人一等,不敢反驳宋世子说的话。昨夜宋世子仗着酒风又用此等言语辱骂儿臣,儿臣实在不能如从前一般容忍,因为儿臣是父皇的儿子,不是贱种。”

  梁帝闻言,瞳孔猛缩,眼神像刀子一样凌厉地看向宋侯爷。

  “呵呵,贱种?”

  宋侯爷冷汗直流,爬在地上,“陛下,臣的儿子不会说这样的话…”

  “那你的意思是朕的儿子撒谎?”

  帝王一怒,千里横尸。

  梁帝一心寻求长生之路,视天下万民如草芥,又岂会在意一个侯爵的生死。以前抬举是宋家,是因为通玄子能助他长生。

  而今,通玄子似乎能力有限,宋家留着还有何用。他眯着眼睛神情难辨,身后真一道长依旧仙风道骨云淡风轻。

  叶訇垂眸,看不出喜怒。

  宋侯爷更是抖得厉害,最后实在受不住像堆烂泥似的趴在地上。他不应该不听大哥的话,以为陛下还是那个对大哥言听计从的陛下。

  一个小太监跑过来,低低对着梁帝的大太监耳语。那大太监又走到梁帝的身边,低低回禀着什么话。

  梁帝双眼大亮,急道:“快宣!”

  被宣进来的是通玄子道长,宋侯爷一看到自己的大哥,顿时活了过来。有大哥在,肯定能保住他,保住宋家的。

  通玄子青色道袍,与宋侯爷长得并不像。他身量中等,久浸香火倒也有几分超脱凡尘的气质。他的手中捧着一方锦盒,看都未看宋侯爷一眼,将锦盒呈上。

  “陛下,臣潜心苦炼多日,终于炼出此上品归息延年之丹丸。”

  真一道长闻言,目光微闪,看了一眼那方锦盒。

  锦盒被太监接过,验过后呈到梁帝面前。梁帝两指捏起那枚丹丸,问道:“此丹丸有何功效?”

  “回陛下,服过此丹丸后,即能辟食五谷,延年一甲子。”

  服用一枚丹丸就能多活六十年,这话说给谁听都觉得荒诞。然而梁帝已然走火入魔,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此等好丹丸,你怎么现在才献给朕?”他相信丹丸的功效,却怀疑别人的用心。帝王天生喜猜忌,并不会因为入了魔障而有所改变。

  通玄子似乎猜到他有此一问,道:“欲炼此丹丸,需取另一道行高深之人的心头血方可炼成。先前臣道行不够,心头血仙气未凝,故而一直没有告之陛下。此炼丹之法极为损身,臣在炼丹之前并无把握。好在有陛下龙气相护,此丹终于大成。臣一刻不敢耽搁,连夜从檀山启程,将此丹献给陛下。”

  “甚好,你辛苦了。”梁帝的心神全都在那归息延年丸上,完全不在意身边的人和事。他问道之心已入痴迷,之所以看轻百姓,皆是因为他笃定自己终将成神,何必在乎草芥蝼蚁。

  对于子嗣,更是不强求。太子也好,新找回来的儿子也好,在他的眼里都只是匆匆过客。他相信自己能千万年不死,要这些活不过百年的子孙有何用。

  宋侯爷听得是目瞪口呆,大哥这么鬼扯的话,陛下居然相信了?什么心头血,什么延年丸?这不是骗人吗?

  三岁小孩子都知道这话是假的,偏偏九五之尊的陛下信以为真。原来陛下这么好骗,他刚才真是白害怕了。

  梁帝迫不及待地服下丹丸,很是享受地闭目凝神。然后满意地睁开眼睛,无比欣喜地看向通玄子。“果然如道长所说,朕服用后神清气爽。从今日起,朕就开始辟食五谷,尔等都退下吧。”

  “陛下…那臣的儿子…”宋侯爷有人壮胆,又鄙视梁帝是个傻子,胆子倒是大了一些。

  通玄子道长递给自己家弟弟一个眼神,对梁帝道:“陛下,此丹丸有些云霸道,臣研究了一套心法,方能化解。”

  梁帝刚才受用了通玄子献上来的药丸,早已忘记了自己此前是为何突然弃用对方的,“如此朕便闭关几日,与道长好好修行。”

  通玄子恭敬应下,别有深意地看一眼至始至终没说话的真一道长。

  真一道长荣辱不惊,并未因为突然被梁帝冷落而有任何的不满。他云淡风轻地站着,像是真正的方外之人。

  反观通玄子,则多了几分功利之心。

  梁帝上了台阶,回过头来,“宋世子受了惊,朕会赏赐压惊之物。通道长要与朕研习道法,那修道观一事就交由真道长负责寿王协理,即刻启程。”

  一句话,将叶訇贬到京外。

  宋侯爷心中依旧不满,他儿子的两条腿,什么赏赐也比不了。寿王仅是被派去修道观,这处罚不疼不痒的。

  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都给他等着,等大哥重新成了陛下眼前的红人,他倒要看看什么狗屁皇子,还能有帮助陛下长生不老的大哥重要。

  他从地上爬起来,狠狠瞪了叶訇一眼,大摇大摆地出了宫。

  真一道长挥了一下拂尘,对叶訇道:“王爷,咱们启程吧。”

  宫外的梅青晓等来等去,等到的是叶訇即将离京的消息。她望着那高瘦上的少年,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他朝她轻轻摇头,示意自己无事。

  她看到了和他一起的真一道长,对方古井般的目光亦同样看到了她。她顾不上矜持与礼数,朝他们走去。

  “听说是要出京修道观,去的是哪个县?”

  “檀山。”

  她松了一口气,“那还不算远,一天的路程即可到。”

  梅家在檀山有庄子,几乎在第一瞬间,她就想到了法子。“你先去,等我安排好了,我去找你。”

  第41章人心

  他的唇微动,拒绝的话始终说不出口。

  真一道长看一眼天色,道:“王爷,我们要早点赶路,否则夜路太多。”

  分别来得太过突然,她半点准备都没有,眼看着他要启程,忙追上去,“王府的事情你放心,我会去看婆婆的。”

  他回望着,眸中有千言万语。

  她挥着手,心中百感纷杂。

  叶阿婆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孙子被召进宫后即贬出京,连家都不回仅派人来取行装。连日来的事情太多,她撑着的一口气随着孙子的离京散了,蔫蔫地倒下了。

  梅青晓去看她的时候,她干瘦的手紧紧拉着不放,眼泪流个不停,“早知道当这个王爷成天担惊受怕,还不如住在香樟弄里自在…”

  “婆婆,您不用担心。王爷少年老成,做事稳重,他知道自己怎么做。”

  “正是因为他太懂事了,我一想到他从小到大都在吃苦,我的心就难受…阿瑾,你不知道他刚长大一点就出去做活,小小的一个人从来不喊苦不喊累,有什么好吃的都省着回来给我吃…他十二岁那年,出去了足足半年,回来的时候瘦得都脱了形,脚底都磨烂了…他不告诉我,我还是起夜时看到他在偷偷上药…”

  “婆婆,别想了。”

  梅青晓听得难受,不敢去想象那样的情形。她的阿慎从小吃了很多苦,那些她不知道的日子里,他该是多么的艰难。

  她为自己曾经轻视过他而感到羞愧,有时候真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巴掌。

  叶阿婆哭了一会,好受了一些,“阿瑾,他在外面受苦,我老婆子不能在王府里享福。我想去香樟弄住几天,等他回来我再回来。”

  “婆婆,你这么做,王爷会难过的。”

  “可是我…我也难过啊。我一想到阿慎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而我一个快要入土的老婆子却住着这么大的王府,天天吃好的穿好的,我就觉得自己在造孽…”

  叶阿婆说着,就要下地。

  梅青晓自知拦不住她,道:“婆婆,您年纪大了,要是身子有个什么好歹,你让王爷怎么办?若不然这样,婆婆实在是想去老宅子看一看,我陪婆婆去。”

  叶阿婆慌乱的心顿时有了主心骨,连道了几声好,“阿瑾,幸好有你。你说得对,我要是病了,阿慎只会更担心,我不能给他添乱。你陪我去看一看,我还真有点想那个小院子了…”

  叶家的小院一切如故,便是他们祖孙搬走了,叶家二房也不敢占这个小院子。梅青晓微微侧目,瞧见隔壁的院门开了一条缝。门缝里露出一只小心胆怯的窥视眼睛。

  她冷冷一笑,那门“呼”地合上。

  门背后的李氏拍着心口,吓得不轻。

  大房是真的发达了,她眼红得都快滴血了。不是她不想攀,而是她不敢。她是蹲过地牢的妇人,整个巷子里的人都觉得她晦气,见到她都绕着走。

  过了一会儿,又壮着胆子开一条门缝,不想还对上那位梅姑娘似笑非笑的眼神,惊得她身子一软,差点摔下去。

  赶紧关了门,再也不敢打开。

  叶阿婆苍老的眼神紧盯着自家小院子,干瘦的手开了门,无比怀念地进去,“这才离开几天哪,我怎么感觉像是过了好多年。”

  王府和这小院子天差地别,从繁华到荒凉,岂能不让人恍若隔世。

  她摸着那些个残旧的桌凳,忍不住擦拭起来。她一动,王府带过来的下人跟着忙活起来,没多大会儿功夫,就把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

  “年纪大了,就是没这些年轻人干活利索。”叶阿婆说着,皱纹慢慢舒展。

  方家父女赶过来,方父看着是个实在人,方怜香因为上次的事,现在把梅青晓当成自己的主子。父女二人帮着忙前忙后,还承诺着以后会时常来打扫院子。

  叶阿婆连声道着谢,也没有同方父客气。

  梅青晓道:“眼下王爷不在王府,婆婆要是觉得寂寞了想找个陪着说说话什么的,倒是可以让方姑娘去小住几日。”

  方父闻言,喃喃,“…这怎么行…”

  “没什么不行的,婆婆一向喜欢方姑娘,可以认方姑娘做干孙女,她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住在王府。日后说出去,也是王爷的义妹,别人也不敢小瞧。”

  方父一听,拉着女儿就跪了下去。

  “大姑娘,您…大恩大德,我们要怎么报才好…”

  叶阿婆抚掌道:“那敢情好,我就喜欢怜香,巴不得多这么一个听话懂事的干孙女。”

  方怜香心里欢喜着,想到自己做的那些事,又很是惭愧。上回的事,阿爹知道后狠狠骂了她一顿。阿爹说那虞家大姑娘不怀好意,是个满肚子坏水的。梅家姑娘虽然话说得狠,却是个心善的。

  阿爹告诉她,以后要视梅大姑娘为主子。没想到,梅大姑娘果然是个好人,居然还让她做慎哥哥的义妹。

  她该知足了,再无所求。

  “大姑娘,以前是我不对,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

  这便是彻底认主了。

  梅青晓亲自将她扶起来,改了口叫怜香妹妹。方怜香不敢托大,依旧唤她梅大姑娘。方父喜不自胜,满脸堆着笑。

  叶阿婆真真正正露出开心的笑容,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又是个知道分寸的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该做。

  眼下梅青晓开了口,一下子说到她的心上,她的心哪像是吃了蜜一般的受用。欣慰的眼神不停看向梅青晓,感叹着真是一个好姑娘。

  阿慎能找到这样的媳妇,她死而无憾了。

  这边热闹欢喜,声音传到隔壁。隔壁的李氏抓耳挠腮半天,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她被那姓梅的丫头害得在地牢里待了好几日,丈夫又在外出做活时被砸断了腰。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倒到了一块。

  不过丈夫伤成这样,她心里并不难过,至少他不会嫌弃她坐过牢,不会因此而休了她。看着只顾埋头吃的儿子,又看看躺在床上废人一样的丈夫,她终于没能忍住。

  方家都能捞好处,凭什么他们不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ianlai.cc。天籁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ianla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